今天小满,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是反映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此时清风不燥小夏初至,物至于此小得盈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饱满但未成熟,故称小满。
小满后,天气渐渐由暖变热,并且降水也会逐渐增多,民谚有“小满大满江河满”的说法。
初夏,繁花依然似锦,只是没有春天那么扎堆而至的热闹,乃“嫩蕊商量细细开”。
五月的夏花
1.芍药
说到五月的夏花,站C位的非芍药莫属。四月底,芍药早早地就结好了花苞,就等五月粉墨登场,不过,到小满时节,基本就“绿肥红瘦”了。
芍药是比牡丹更早出现的植物。芍药在《诗经》、《山海经》等先秦古籍中都有相关的记载。先秦时代,梅、兰、菊、牡丹等佳种尚未培育出来,那时的花坛中,大约应推为芍药为第一名花了。唐以后,牡丹大盛,芍药逊色。牡丹是木本,可以嫁接,芍药是草本,只以种传,因此要培育成“名花绝品”不易。
芍药多为单瓣,如今的园艺品种非常多,这重瓣的芍药,姿色不输牡丹。这是中山公园的芍药花,北京最佳赏花地之一。
单看叶子与花朵,实难分辨牡丹还是芍药。最佳辨识,牡丹是木本,芍药是草本,另外它们的花期不同,基本上是四月牡丹,五月芍药。
2.猬实
说到芍药,不得不说猬实,我们这边的猬实与芍药毗邻而栽。猬实的花期很长,牡丹花开后不久,它就开花了,就那么静候着芍药“长大”开花,然后我负责给它们留下一张倩影,这事我已履职7年。
猬实的花有种香草冰激凌的味道,引得我频频光顾。老实说,对于芍药,我还是喜欢单瓣的,感觉纯净。
看这簇猬实花的中间,那是它的果实。猬实果,因其全身长小毛刺,如刺猬一样,故名。
3.月季、蔷薇、玫瑰
进入五月,稍不留神,月季花便姹紫嫣红开遍,整个北京城就是个月季的大花园,那个犄角旮旯还能没有几株香香地、美美地月季花呢。可尴尬的事情来了,为了发文章我却找不出一张可用的月季图片。有限的几张,也皆是随手一拍的记录。不禁为月季叫屈,美、香、花期长,无奈物以稀为贵呀!
刚给月季花拍了张“快照”。月季自强自立,不攀枝、不依附,尽管它有时被编排到栅栏旁。月季直立的倔强,把它与蔷薇花区别开来。
月季、玫瑰、蔷薇,学名都叫rose,连植物学家都说,月季的品种,是个深不见底的大坑。据说,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说,它们没有什么大的区别,都是蔷薇科蔷薇属的植物。不过,人们通常把不能直立、攀援、花小而多的叫蔷薇。
这是七姐妹蔷薇,一枝七朵相拥而开。
如今在公园也很难见到玫瑰的身影了。玫瑰与月季最大的区别是,玫瑰叶子是褶皱的,而月季的叶子是革质的。情人节商店卖的“玫瑰”%是月季,因为玫瑰的刺太多,不适宜做切花。
4.鹅掌楸
五月,是鹅掌楸开花的季节。还记得我第一次见鹅掌楸开花,是年在方庄体育公园。那黄色的花朵如莲花灯,一盏盏挂在树上,似乎到了晚上就会亮起来。后来我发现,我家的河边早就种着十来株鹅掌楸,只是我没留意。也特意在五月赏花,兴许是树小的原因,这里的鹅掌楸花朵少,不容易发现。
给鹅掌楸来个特写照。请注意一下鹅掌楸的叶子,像不像旧时代的马褂?到了秋天,它的叶子变成黄色,也就成了黄马褂了。正因此,鹅掌楸的别名叫,马褂楸。
什么,你说鹅掌楸不常见?我估计你也是没留意,或者不认知。我保证,你知晓了它,会在北京很多地方可见,只是,看花只得五月。
5.七叶树
这是七叶树,落叶乔木,它的花如白色的长毛刷子一般,似有些张牙舞爪的,不过,它可是与佛有缘呢。在不适宜菩提树生长的地方,佛家寺院便种植七叶树,比如北京的法源寺。
我以为,七叶树春天长叶子时也跟开花差不多,七片叶子旋转着慢慢长出,一点不比开花的样子逊色,也很有趣。
6.暴马丁香
暴马丁香,它的样子与其名字一样地威猛,与春天绽放的丁香花虽同科同属,却相貌迥异。普通丁香是娇小的灌木,暴马丁香则是脾气如暴马的乔木。别看暴马丁香样子火爆,似没有定力,它也与佛寺有缘,在西藏、青海,它作为菩提树的替代被广泛种植。
暴马丁香,目前是盛花期。它威猛的气势,你感觉到了吗。
圆锥花序的暴马丁香,它的小花也是四瓣的,但比普通丁香花小了许多,其花药无比地张扬、随性,十分地狂野。
7.椿树
椿树有个别名可不好听,臭椿。它可是古老的树种呢,《庄子》中有记载。现在正是椿树的盛花期,打它身边走过,一股浓浓的药香。
8.太平花
太平花始植于庭院之中是在宋仁宗时期,据传宋仁宗赐名“太平瑞圣花”,流传至今。太平花是小灌木,小白花看着圣洁,却感觉其弱不禁风,这么羸弱,怎堪以“太平”重任!还是祈祷吧。
小满三候
小满有三候。一候苦菜秀,小满之日“苦菜秀”,苦菜,多年生菊科,春夏开花,感觉火气而生苦味,嫩时可食;二候靡草死,小满后五日“靡草死”,靡草,按东汉郑玄的解释是荠、葶苈之类枝叶细的草,葶苈三月开小黄花,四月结子,因为是阴气所生,到入夏畏于阳气,便枯死了;三候麦秋至,再五日“麦秋至”,夏麦可以收割了。
苦菜,查了资料方知这所谓的苦菜,就是小蓟。说到小蓟,就不禁地与北京城相联系了。北京最初的名字叫蓟,源自“蓟丘”之说,长满大蓟、小蓟的土丘。
这是小蓟,也叫刺菜,菊科,蓟属。大蓟与小蓟长得差不多,区别是小蓟的叶子是完整的,而大蓟叶子有裂口。
现如今,无论小蓟还是大蓟,在北京城区都不易见到了。难得我在西护城河畔拍到了几株小蓟,它有特别的意义,因为,北京城因此地的植物“蓟”而名。
这北京“蓟城纪念柱”,它离上图中那几株小蓟不过百余米。
小满民俗
随着城市化,小满时节从前农耕时代的那些民俗,已渐渐远去,仅吃野菜还保留,但没有人吃苦菜,北京人以吃荠菜为多。食用荠菜不能等到它结籽,那时候就老了,不能吃了。
我小时候经常到野地采荠菜,回家做荠菜猪肉馅包子,或饺子。荠菜很寡淡,需要和猪肉相配,猪肉最好还得肥一些才好吃。如今想吃荠菜,菜市场有卖人工栽培的荠菜,不过,感觉那味道少了点清香。
荠菜是十字花科植物,有四片花瓣,花朵很小,可它努力绽放着的样子很美。
小满,是一个充满哲理的节气。小满者,满而不损,满而不盈,满而不溢。小得盈满,蕴藏着无限的人生大智慧!
小满是成长的季节,天地万物,抓紧时节不断生长,等待着盛夏的考验。
“行百里者半九十”,加油!
??相关阅读:
1.《谷雨,萍始生》
2.《清明时节,雨》
上篇文章:《走起,我“二辈子”的口琴》
长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iyeshua.com/qyszp/9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