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我在亦庄新城滨河公园里漫无目的地游荡,发现了几棵七叶树、五六棵杜仲(雌雄都有)、一大片桑树,还有一片挂着紫色杉果的云杉(估计是白杄),对了,还有被称为香茶藨子的美丽小花,也由此多认识了一个“藨”字。
唐校说,普通话测试,语文老师考不赢生物老师。因为我们不但认识动植物中的生僻字,还有生物和化学专业上的生僻字。厉害了,生物老师。我深有同感。
走过某个路段,路旁种着一排龙爪槐,它们的树冠犹如一把形状优美的雨伞,柔软下垂的小枝条构成盘状,大枝盘曲好似一条条蛟龙。我抬头看它们那弯曲的枝桠,心里想着,这龙爪槐是国槐的变种吗?如果是变种,是咋变的呢?
恍惚间,突然发现一棵很奇特,在两三米高的地方有盘曲的枝桠,但中央也有一根主干继续往上长。仔细一瞧,中间长的那是标准的国槐。我突然间明白了,这龙爪槐应该是国槐的芽变品种,园林上通过嫁接来培育。
▲▼一排龙爪槐,有一棵特别显眼
此刻,内心涌出感激:那位技术不咋精湛的嫁接工人造就了这棵树,也使我非常生动地了解了龙爪槐的来历。
就如同我在地坛公园里看到的那片柿子树中有一棵黑枣,如同我在中央民族大学校园里看到的有三个嫁接痕迹的、一半结柿子、一半结黑枣的树一样,这些给我们教学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地坛公园的柿子树,上图都可见嫁接痕迹
下图最近一棵未嫁接成功
▲地坛公园里未嫁接成功的那棵,结的是黑枣(左)
▲▼中央民族大小校园里那棵具有两个半嫁接痕迹的柿子树,
一半结柿子、一半结黑枣
这些龙爪槐真的都是嫁接而来的吗?如果嫁接不成功,还会出现其他什么有趣的现象呢?既然这位嫁接工人技艺不精,那么就很有可能还有其他景观。我立在原处,稍微思考了一下,开始在这一路段挨棵查看,以验证我的推测。
果然,又发现了一棵龙爪槐和国槐同体树,还发现了一棵在两三米高处有多个嫁接痕迹的国槐。
▲▼近处是未嫁接成功的国槐,比较粗大,嫁接痕迹明显
远处是龙爪槐,下图是它典型的树型
我乐了,以这样一种眼光,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
后来,经过一段金枝国槐路段,就没有发现类似的情境。操作它们的师傅,或许技艺比较好,或许是在种植时经过了筛选,总之,我看到了清一色的金枝国槐。
▲一排金枝国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