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七叶树 > 七叶树栽培 > 正文 > 正文

德国第二次封锁前的最后一次森林散步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1/15 4:49:04
白癜风症状 http://pf.39.net/bdfyy/qsnbdf/190311/6947166.html

我们还能再去散步吗?

每周三是我和女友多年雷打不动的聚会日。由于疫情,我们很久都没有再去固定的聚会点儿喝下午茶??了,而是改为森林里的徒步。疫情这几个月我们徒步走了很多片森林和田野。

德国疫情破万前的两周我们都没见面,说好这一周如果不下雨,我们就保持着距离再去森林里走一次。

入秋以来,天气一直让人琢磨不透,常常阴阴的,太阳也跟我们“藏猫猫”,一会儿出来露个脸儿,一会儿又藏起来了,阴云飘过来又飘过去,阴雨天气连绵不断。根本不常有春夏之交第一次lockdown时的艳阳高照!

宅家的时间长了,还真的不太愿意再出门了!

周三上午11点多,女友突然发来了PDF文件:联邦政府电话会议草案已提请审议,下午或傍晚时最后决定是否第二次封锁,计划将从11月4日开始实施!

我回复:AmbestenzuHause?(最好待在家吧?)我有些担心!

女友再回复:下午联邦会议后才能决定,我建议,我们今天还是保持安全距离相聚!

我想:嗯!也许今天就是第二次封锁前的最后一次散步了吧?!

14:00我们按时到达森林的停车场???,既然出来了,心情就大不一样了!

德国第二次封锁一个月?

没想到,几个小时之后,新闻公布的德国地图一片红灿灿,像极了森林里满地的红枫叶??!

总理默克尔在多次被打断的讲话中顽强宣布了最后的决定:提前了两天,11月2日进入第二次封锁,时长一个月!所有餐饮业全部停摆,只有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放!

而且,只允许两家人在一起,不能超过十个人的相聚。

现在看有一些民众仍像不听话的孩子,谁知道封锁会不会延长?11月以后再出来散步???♀???的机会可能还有几次呢?

森林里的拾趣

第一次封锁时的春天在Grafenberg散步时写过一篇文章提到KastanienAllee(栗子大街),之后有读者一直在求问这个地址。那还是在四月底的时候。

一晃半年过去了,以为疫情应该结束了,却不曾想又严重了!

今天的栗子大街两旁满是掉落的栗子树叶和已经被人们筛拣过的栗子空壳。零零星星还能看到几个最新掉落的栗子。

我们错过了最佳采集时间,但边走边捡,倒也捡了一小袋儿。

这种悠闲的拾趣,让我们又想起了夏天在莱茵河边捡鹅卵石的乐趣!我们四个超过岁的人居然对捡石头充满了兴趣。

缘于画家女友Barbara喜欢捡石头,还认识火山石,我也就跟着她有了这样的一种爱好!她家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漂亮石头,都是她在莱茵河边画画时收集的。

在夏日的黄昏里,我们饶有兴致地淌洋莱茵河对岸,捡了一兜小石头,回到家用油彩在石头上画上各种各样的图案,这个爱好绝对有治愈功能!

毛栗子的情节

秋天的栗子大街,真的像一幅画!树叶几乎都要掉光了!深长笔直的路是最好的散步小道,况且人又不多!

女友告诉我:栗子树有两种,都可以叫“Kastanie”,俗名“欧洲七叶树”。也是著名的行道树,就像法国巴黎的梧桐树一样有名。

这两种栗子树长的也很像,都是七片树叶,然而有一种是能吃的,叫“Esskastanie”,中文叫“毛栗子”,外表有特别扎手的毛刺刺。

真栗子

而另一种是不能吃的,叫“kastanie”,词尾一样,果实也很像。但外表不是特别扎手的这一种,这些个假栗子,不能吃,连野猪都不吃。只能作为圣诞节时家中餐桌上的装饰品或作手工艺品。

假栗子

上个月我捡了一些这样的栗子,送给了小朋友们做手工用。

女友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拿出手机让我看了一个小视频:一位3、4岁的德国小朋友捡毛栗子时被毛栗子的外刺猛地扎了一下,他吓得把手猛地缩了回去,慌忙说:“妈妈!妈妈!这就是那个Corona吗?!”

哈哈哈??,是不是还真的很像呢……

上次九月中来时的栗子树还没有完全成熟,十月中才是人们到这里捡栗子的最好时节,风一吹,哗啦啦掉满地,准备一根粗棍子敲敲打打不一会儿就会捡一大兜子!

看看金秋时节,栗子的N种吃法:我觉得最好吃的是女友做的“栗子鲜肉粽”(图五)!

听到高尔夫球场里面有人说话,看见两个人手里拎着两个大兜子,满满的都是刚刚捡到的栗子,风吹到栅栏里面的栗子??,很少有人发现噢……羡慕他们在里面可以捡那么多!

拿出自拍杆举得高高的,拍了高尔夫球场里面的照片,马上传给了十几年前来这里捡过22斤栗子的老爸老妈,让他们再看一看如今丝毫没有什么变化的栗子大街吧!

越过山丘,走进森林

太阳光终于出来了!驱散了天空中的阴霾!很庆幸还是出来走走的好!秋天的德国真的很美!心情豁然开朗了很多!我们沿着大农庄的栅栏走上山丘就进入了森林里面。

这美不胜收的美好画卷,都是让我留恋的颜色、气息和味道。

有几个人带着不同类型的狗狗??????和娃娃来散步,踩在厚厚的??落叶上,沙沙作响。

也许是森林里氧气充足,走了3公里后也没觉得累!

学了很多知识

森林里很多树的名字和树干、树皮、树叶都是跟着女友在这些年一次次的森林里徒步中认识和学会的。

在学校里书本上的生物知识几乎都还给了老师,在女友面前感到真的很惭愧!来德国以后才看过真正的麦田,看到真的大麦和小麦,才知道哪些吃的东西是长在地里、哪些长在树上?对自然植物和动物都知之甚少——实在是觉得自己“真没文化”!

女友说,她们从小就在与自然打交道中长大的,上动物课和植物课都要亲自到动物园、农庄里或是博物馆里去学习的,不单单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在实践中学到的东西记得更清楚、更牢固。

我们又爬过了一坐山丘,眼前是一大片绿色的田野,如果不是远方的树林有了秋天的颜色,你一定不会以为现在已经进入冬令时节了吧?

这棵老树的树干很粗壮,树下有两把椅子,女友说坐下休息休息吧……

我给她拍了背影的照片!她靠着这棵百年老树的奇型树干上,仰着头望着树叶说,Ying,快来看呀!好漂亮!

我赶紧过去拍了一张。女友说,她猜这棵树可能是(Hainbuche)——角树,看着这么奇特、几个人才能环抱的树干,怎么看起来有点儿像龙应台笔下《亲爱的安德烈》中她一直纠结的那棵“菩提树”呢?!也就是欧洲园林里到处都有的“椴树”!只是叶子有点不像。

枝繁叶茂,秋叶缤纷!遐思迩想!它是否会与人对话!?

稍坐休息,我们又向森林深处进发。

不远处有一块城市森林的标牌。上面写着城市森林的重要性:森林不仅是木材生产公司的重要资产,也是健康生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里的树木几乎都高达40米,呈阶梯状,无论从美学的角度还是广泛的福利功能方面都尤为重要:蓄水,防止噪音,灰尘和废气,对于受噪音困扰的城市居民来说,这里是休闲和娱乐的重要场所。人们可以在宜人的气候中放松身心,因为这里有宽阔的道路,充足的停车位,庇护庭和长椅,环形徒步小径,游乐场和可晒日光浴的草坪。

橡树林的爱情

满地的橡树叶子厚厚的,女友说,大的橡树叶子来自北美的魁北克,小的橡树叶子才是欧洲的。橡树的树皮是粗粗的、麻麻地、不光滑。与其他的树皮都不一样!

来到一片橡树林,直插云霄的橡树树梢都已变黄。

少女时代经常在不同场合朗诵舒婷的《致橡树》,却是到了德国才认识真正的橡树,知道这个梦中的“他”到底长什么样子。

舒婷在《致橡树》中说:

“我如果爱你——

绝不象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正给女友朗诵时,恰好有一对年轻的恋人手挽手走过!

………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致橡树》,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舒婷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它像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诗人以橡树为爱恋对象,表达了对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是诗人理想中的爱人象征,她要表达一种对爱情的理想和信念。

女石的传说

一会儿又看到了橡树旁边的一块介绍“女石”的标牌。

Frauensteine—“女石”:这里自远古以来就存在着许多神话和传说。曾有一次洪水泛滥成灾,淹没了整个国家,有一位女祭司牺牲了自己的宝贵白马救了灾。后来人们逃到了Aaper森林的高处,并用石头筑了一座坛。

但很多传说却没有考古发现。

Aaper和Grafenberg森林的红黄色沙子是海洋沉积物,大约是万年前的褐煤时代的地质构成。亚热带气候具有较高的平均温度和大量的降水,触发了上部土壤层的化学演变,从而使石英体与二氧化硅粘合在一起并使其胶合,形成了坚硬的岩石,称为水泥石英岩。在Grafenberger和Aaper森林中可发现多个较大的巨石。

走出森林

沿着橡树树干上徒步标记记号的方向继续前行,却没有看到地图上标记的A1、A2或是A3?

我担心是不是迷路了!正要拿出谷歌导航,女友说,不用担心,继续走没问题??!

她说通常天黑之前人们一定要走出森林的,不然夜晚会有野猪??等动物出没,人们要尽量大声说话或唱歌,动物听见了就会退后隐藏起来,如果我们默不作声,悄悄地走,反而会容易引发野猪的突然袭击!

啊呀!我听了还真有些紧张呢,不过又长知识啦!怪不得!森林野生动物园晚上就关门了,秋冬季节也不再开放,白天没事,晚上可要特别小心,在森林里可不宜久留!这可是第一次听说。

幸好我们走了三个多小时,走出去的时候天还亮着!

看到满地的蘑菇或是灵芝?忍不住拍了下来,但因为不认识就不敢采摘!女友说这要参加一个专业识别蘑菇??的班才行,要学的东西可真不少呢!

女友的腕表在走到一万步时自动提醒了她一下,我走了八千多步。我们各自都达到了运动目标,开开心心该回家了!走了不少路,并没觉得累,心情也变得轻松愉快!

想起老妈在电话里不断地提醒我:不要再继续写文章了,太累眼睛,要多运动,健康最重要!

回到Biedermeier时代?

然而疫情继续宅家,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想起前一天在“网络德语角”上女友推荐的一篇D.Krings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RückzuginsCorona-Biedermeier》,文章说:疫情的再次爆发,使欧洲再次退回到“-”间的“Biedermeier”时代。(网上可以查询)

为什么一个看不见的病毒让科技发达、日新月异的世界倒退到年前的居家生活?为什么那个人们看不见的却掌控了能看得见的整个人类社会?人类是应该稍微放慢一下脚步,想一想我们到底要该敬畏什么呢?!

图为:年前“Biedermeier”时期的居家生活!

长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iyeshua.com/qyszp/64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七叶树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