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寒未聚蝶,色艳已惊人。悬知陌上柳,应妒手中春”。这里的“春”并不是真的春天,而是手剪出来的欢喜。
江苏剪纸
中国剪纸历史悠久,浩瀚纷繁,至今仍是我国各地各民族以至世界人民最喜欢的传统艺术。
云南傣族剪纸
据某平台调查统计,剪纸在剪纸、竹编、木雕、石雕、泥塑五大传统美术中位列TOP1!不管剪纸是不是真的第一,但广为传播、深受喜爱是一定的。
抖音非遗数据报告
剪纸的材料不一定是纸。剪纸材料有纸、绢帛、金箔、银箔、铜箔、皮革,甚至树叶等,以剪、雕、剔、刻、镂、撕的技法创作出“剪彩学芳辰”“裁红巧逼真”的艺术效果。
广东佛山铜凿剪纸
唐代“剪纸”时多称“剪彩”。“景龙中,中宗孝和帝以立春日宴别殿内出剪彩花,令学士赋之……“剪纸多用于节庆、佳日和重要活动等。
安徽剪纸
“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桂吐半轮迎此夜,蓂开七叶应今朝。鱼猜水冻行犹涩,莺喜春熙弄欲娇”。唐诗的浪漫,把应物象形、随类赋彩、气韵生动的剪纸描述的春秋美景,写得可爱活泼、喜不自禁。
剪纸常用于时令节庆。立春时须“悉剪彩为燕以戴之,帖宜春之字……”,可谓是“瑶筐彩燕先呈瑞,金缕晨鸡未学鸣”。元宵时则是“东邻舞妓多金翠,笑剪灯花学画眉”;“神灯佛火百轮张,刻像图形七宝装”的喜庆热闹。
山西阳泉剪纸
剪纸亦常用于婚丧嫁娶等重要活动。既有宴饮时的“剪縠缀巾上,反披紫袍,为髙丽舞”;也有居家装饰的“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还有嫁娶时的“何处春深好,春深嫁女家。紫排襦上雉,黄帖鬓边花”;也免不了白事时的“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
陕西剪纸
“敢竞桃李色,自呈刀尺工。蝶犹迷剪翠,人岂辨裁红。”唐代剪纸诗中的色彩丰富,别有风味。“花随红意发,叶就绿情新。嫩色惊衔燕,轻香误采人”。在夸张、生动的形象描述中,手剪的红花绿叶几能够以假乱真!
福建漳浦剪纸
“密叶因裁吐,新花逐剪舒”;“开冰池内鱼新跃,剪彩花间燕始飞”;“欲剪宜春字,春寒入剪刀”等说明了剪纸的内容以人物、动物、植物,和文字为主,并与时代、时令和场景相宜,是源于生活、反映生活的形象记录。
上海剪纸
中国剪纸的主体和主流是民俗。民俗是中国剪纸的源头、根脉、模式。民是人民,俗是习俗。但如果与时俱进地把人民的定义放广泛一些,把民俗的时令时代和传承统一起来,剪纸既是民俗的,也是时代的一种形式化的反映。
天津剪纸
(根据《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年第5期郭梦轲所著《唐诗中的剪纸艺术》等简写、改写。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