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真的是非常艰难,年初疫情波及范围之广所料未及,本来计划的出游和野外工作全部取消,但所幸暂时工作还在,加上小叮当同学和王哥的好心帮忙,我还能把梦再做长一点。
这个号细水长流了4、5年的样子,算上摸鱼的图片居然也攒下来一百条推送。开始是选一些觉得有意思的问题查个文献写个小综述,后来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做这种事情,而更多的把一些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觉得有意思的事情来和大家分享,如果这个号还在且还有人愿意看的话,这个形式也会继续延续下去。目前来说这个比较慢的更新频率也是无奈之举,生活还是平凡多过惊喜是不是。
今年的大部分时间都窝在霉都香港,依山靠海的南国小岛有着慢生活的一切美好原料,怎料却烹出了狗一样快节奏的城市生活。”霉“并没有贬义,只是每天和湿气看不见的战争超过半年,时常刷新我对“不朽”的下限。湿气也有讨喜的一面,让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粘稠地触手可及,抓不住蝉抓住大强也是一个夏天,无聊的我像电影里的变态一样养了很多蛾子也好蝴蝶也好的幼虫,选了一些种类想要不完全地展示一下鳞翅目的多样。
青蓝色是凤蝶总科(图里有蛱蝶科、凤蝶科、灰蝶科和粉蝶科,土黄是尺蛾总科(图里有尺蛾科和燕蛾科),粉色是夜蛾总科(图里有夜蛾科、瘤蛾科、裳蛾科、舟蛾科),绿色是各种小蛾类(图里有草螟科、网蛾科、透翅蛾科、舞蛾科、扁腹蛾科),剩下的都是蚕蛾总科(图里是天蛾科、天蚕蛾科、桦蛾科、枯叶蛾科)
有幼虫就会有寄生,但无论是从寄生率还是寄生蜂/蝇的种类来看都比版纳的雨林少的多。饰腹寄蝇的简版生活史发过了XX饰腹寄蝇的圆美生活,但玉带凤蝶的寄生却不止这一种。下边这只应该是分布广泛的蝶蛹金小蜂(PteromaluspuparumLinnaeus,),蝶蛹金小蜂是标准的蛹寄生蜂,蜂在幼虫吐丝预蛹的时候就守在一旁,只等蜕皮之后蛹壳还软的时候产卵。很多有茧保护的蛹也能孵化出的寄生蜂/蝇,不排除有些强力产卵管的种类刺破茧壳,但大部分是因为这些寄生是幼虫时感染的,只是等到预蛹或化蛹之后才开始发育(比如前边的饰腹寄蝇)。
第一次拍到正在产卵的寄生蜂,点击图片放大能看到肚子中间的那根产卵管
除了寄生幼虫和蛹,还有寄生卵的种类,这只应该是缘腹细蜂亚科(Scelioninae)的种类,不过这枚玉带凤蝶卵已经被寄生,它只是象征性地查看了一下。前景里的那只是躲过一劫,孵化了两天的玉带凤蝶幼虫。
另外一个有趣的寄生蜂是亮蚁小蜂属(Schizaspidiasp.),颜值我就不说了大家自己看。蚁小蜂科专门寄生蚂蚁,和之前介绍过的巨胸小蜂科是近亲(见套娃故事一则),繁殖方式也都不是直接在寄主身上产卵,而是靠会自由活动的幼虫(闯蚴)主动出击,闯蚴会攀附在路过的工蚁身上回到蚁巢,在工蚁饲喂幼虫时跑到蚂蚁幼虫体表潜伏,等幼虫吃饱喝足发育完全而化蛹之后才开始发育,吸干幼虫羽化成蜂。这种蚁小蜂在霉都非常常见,寄主蚂蚁想必也非常常见,但没有养过蚂蚁,所以只能期待以后碰运气了。
从羽毛状的触角和胸部音叉一样延长的胸部来看这是只雄的,前者可能有利于寻找雌性,后者可能是性选择的结果
虫子里最后要感慨的是螳螂强大的适应性。日常找虫路线上两只眼斑螳(Creobrotersp.)分别占据了两棵相隔不到10米的植物,考虑到眼斑螳在霉都并不常见,它们理应是同一个卵鞘里孵化出来的同种(不知道是云眼斑螳还是丽眼斑螳)。但一家人走上了不同的路,一只做了花螳科的本行,黄绿的体色和耳草的花叶完美拟合,伺机捕获访花昆虫。另一只却守住了一株黄樟幼苗,但靠的是褐色的斑点和黄樟嫩叶上因为蝽类的吸食而出现的病斑融为一体。我不知道病态的叶片是不是能吸引昆虫的光顾,但褐色的这只反正看起来衣食无忧。不过也可能我高估了它们,没准颜色区别只是雌雄差异呢?
每次路过这两株植物都会让我一阵好找,有时候真的在眼前都分辨不出,褐色那只天热还会躲到阴影里
植物里最开心的是看到了香港木兰,分布两广和海南的香港木兰并不少见,但它的花只有入夜才会开放,所以网上的照片一般都是白天拍到的半开的状态(下图里的第一张)。花开时有一股和含笑花很像的香蕉香气,理论上吸引的是一些甲虫,但两丛大概十几朵花里也没有看到任何的传粉昆虫。
香港木兰开花的时间也很短,7点还是上图的样子,7点15就是已经是下图了,全盛的花只比这个再张开一点点。7点半左右花被片就摇摇欲坠,开始凋零,应该是个比昙花还好的延时摄影素材。
和木兰科沾点边的是解锁了另一个本地的番荔枝科植物刺果紫玉盘,按理这个也是晚上开花,所以白天看到的应该是半开的状态。可惜这个花远低于紫玉盘属的平均颜值。有了花,果子也守到了,尝起来和大果紫玉盘大同小异,都是香蕉+梨的味道。如果你对紫玉盘感兴趣,没准你会想看看这篇去年的老文野外更新。
今年也在霉都看到了野生的猪笼草,阳光暴晒、常年有流水的大石头的组合和婆罗洲的疏林厚苔藓环境反差很大,怪不得这是分布最广泛的猪笼草。
还有开花的香港黄檀,黄檀属很多是热带大乔木,因为可以被加工成“红木”倍受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iyeshua.com/qysjg/7067.html